瓷艺大师陈明良先生在展览会上发表讲话。
“世界陶瓷之都--德化当代雕塑大师陈明良瓷器作品展”研讨会。
9月26日-10月11日,“典雅明静 如脂如玉--瓷艺大师陈明良作品展”在首都博物馆开展,同时还举行了作品研讨会。
此次作品展,从陈明良从艺30多年创作的陶瓷作品中精选了128件(套)进行展出,荟萃了他各个时期创作的宗教人物、百态观音、历史神话、器皿艺术等精品佳作,题材十分丰富。尤其是其观音、关公等优秀传统题材的瓷雕作品,造型别致,形神兼备,精雕细刻,优美传神,充分体现出雕塑的深厚功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。如脂如玉的“中国白”瓷质洁白温润,使人观之油然而生典雅明静的美好感受。
陈明良先生作品展览。
德化窑是我国最重要的民窑之一,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。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不断南迁的中原移民,使窑火绵延千年、薪传不息。德化县境内考古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印纹陶,西周出现原始瓷,魏晋南北朝的青瓷成规模生产并于唐代达到兴盛。宋代以后,海上丝绸之路刺激了德化瓷产量和品质的快速提高,1998年在西沙发掘的“华光礁一号”和2002年发掘的“南海一号”,都是宋代往来于海上丝绸之路时沉没的,其中打捞出水的古瓷大多为德化瓷,向今人诉说着德化瓷行销海外的盛况。明代德化瓷胎体致密柔腻,釉色洁白纯净,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,“中国白”对东亚、南亚和欧洲的制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涌现出何朝宗、张寿山、林朝景和陈伟等瓷艺大师。德化的阶级窑被日本人视为串窑的始祖而广泛沿用至今,德国梅森瓷厂成立初期,就通过模制技术大量仿制德化瓷器。2006年,德化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陈明良先生作品展览。
陈明良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出生在瓷都德化一个陶瓷世家,自少年起就接触陶瓷雕塑,师从瓷雕艺人陈其泰,他宗师风范,一脉相传,深谙明代何朝宗技法,专注瓷雕艺术创作三十几个春秋,擅长传统风格结合现代艺术特征,赋予作品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生命,在德化传统的瓷塑领域中不断探索艺术的表现形式,在工艺上让德化瓷塑以白瓷为主的风格继承发展,提升了陶瓷艺术品独特的艺术价值。
据悉,此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、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主办,北京收藏家协会、北京电视台“这里是北京”栏目、首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、德化县收藏家协会协办。